我使用的设备

设备这东西真的是不用不知道,尽管已经谨慎挑选,经常是在用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并不适合,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,以及在使用持久性上会出现问题​,所以摄影设备经常更换和升级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。因此我列出了目前自己正在使用的设备清单,并实时更新使用情况,再配上简单的评价,也会抽空将这些设备的使用心得分享出来,希望能给大家在购买前,提供一些参考建议。

下面的设备列表是目前我正在使用中的,不好用的会替换掉,随时都会来更新,如果有链接,点击进去会是与这个设备有关的视频或者博客内容,通常是评测、样片或者是使用演示,给大家在购买时提供一些参考。以及合作品牌提供的粉丝折扣,地址都是官方网站,信誉保证,欢迎购买。

以下产品的推荐链接都是通过Amazon Affiliate Program、B&H和Adorama授权的,如果您通过点击这些链接购买产品,我会获得微薄的返点,感谢您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支持我的博客继续做下去。B&H和Adorama是纽约老牌实体数码产品销售商,其中B&H是我最喜欢的门店,实体店面积超大,如果您来纽约旅行推荐去参观体验。别忘了学生和老师在这两个店里都是有折扣的,使用有效edu邮箱注册购买即可。
— Edi Chen

图片更新于2024年9月

 风光摄影设备

  • 尼康Z7ii: 使用Z7一年多之后,对尼康无反机身建立了很大的信任度,再加上实在忍受不了D850的体积和重量,在一次疲惫不堪的长途旅行之后,趁着一波折扣我换上了Z7ii,有了双卡槽心理踏实多了,手感也比上一代好了不少,功能上也有了一些提升,使用起来更方便了。 Amazon | B&H

  • 尼康NIKKOR Z 100-400mm f/4.5-5.6 VR: 买过的最贵的超长焦镜头,为了提高夜景画质,我也是拼了,代替原有的F口适马100-400mm,光圈大了一点,体积和重量稍增加,但画质和细节都有提高,400mm端的画质相对比较差,没有其他缺点,这个镜头是我决心使用尼康无反相机的主要原因。 Amazon | B&H

  • 尼康NIKKOR Z 24-120mm f/4:在权衡焦段覆盖、画质和体积等综合素质上,我放弃了28-400mm,用回了这支我当之购买过的第一支Z卡口镜头,一方面是对100-400mm画质的依赖,再者是它可以更好的配合视频的拍摄。当初在24mm端下暗角严重的问题让我非常失望,在换到Z7ii后,再次使用有了明显的改善,不知道这是之前Z7的问题,还是当初二手镜头的问题,总之目前用着舒服多了,是我日常使用率最高的镜头。 Amazon | B&H

  • 唯卓仕Viltrox 16mm F1.8:今年拍摄的内容除了延时,很少用到超广角镜头,这支镜头光圈够大,体积适中,完全满足目前我目前的需求。AmazonB&H

    - 滤镜和延时设备:

  • 卡色Kase KW Revolution金刚狼炫彩二代磁吸滤镜 CPL/ND8/ND64/ND1000:圆形磁吸滤镜体积小携带方便,不想带方片滤镜的时候我就带这套,属于在包里常驻的,以防万一想拍个长曝光什么的,很喜欢内置磁吸环的设计,不仅方便快捷,还能少装一个磁吸转接环减少叠加暗角。 Amazon | B&H | 京东

  • 卡色Kase Armour Master Kit铠甲磁吸方片滤镜系统CPL/ND64/ND1000/S-GND0.9/S-GND1.2/R-GND0.9:磁吸加方片滤镜的完美组合,三片叠加非常的薄,边缘设计紧凑,完美解决了日出日落时,想要同时使用GND渐变滤镜的问题。 B&HAmazon京东

  • MindShift Gear Filter Hive滤镜包:我平时会带两套滤镜,方片和圆型都有,整合到一个包里做收纳更节省空间,也方便拿取和使用。因为比较贵,所以一直没舍得,后悔没有早买,实在太好用啦,如果滤镜比较少就不推荐了,现在滤镜都有送包,原装的就很好。 AmazonB&H

  • LRTimelapse PRO Timer 3:作为一个功能单一的快门触发弃来说,价格确实比较贵了,但我还是很希望支持Gunther Wegner,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在日转夜过程中改变间隔时间,并且进行平滑过渡。目前搭配Z7ii使用,效果太好了,超级满意。 Amazon

    - 三脚架和背包:

  • 徕图Leofoto LS-225C碳纤维三脚架:收纳后仅有45厘米,重量0.93千克是选择它的理由,平时在城市里溜达真的背不动全尺寸三脚架了,有了它可以毫无顾忌的带出门,无论用的上还是用不上,都不会增加太多的负重,城市街道风力通常也不是很大,够用。官网粉丝8折优惠 | B&H

  • 徕图Leofoto LS-284CEX碳纤维三脚架:选择它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,第一个是碗口底座,在搭配全景云台的时候,调整水平非常的方便,是我的刚需。另一个原因就是折叠后可以放进登机行李箱(需要斜放),但展开高度仍然可以达到1米4,稳定性很好,重量也能接受。搭配Leofoto的加长脚钉,在沙滩和自然环境拍摄时更加稳定,使用后更要便于清洁。 官网粉丝8折优惠 | B&H

  • Acratech Long Lens Head全景云台: 长焦镜头版可以选座底座方向,同时适用相机快装板和长焦镜头支架,做工上乘,手感极佳,搭配Jay的碗口底座简直就是绝配,调平速度快且方便,重量也适中,是我目前使用率比较高的组合。Amazon | B&H

  • Platypod Max平板支撑系统:目前稳定性最好的小面积平台支撑系统,是观景台和楼顶拍摄最好的选择,后面它又出了更新版本的快捷设计,但我仍然喜欢这个最简单的,也不容易坏,只是在安装找平的时候会慢一点。 Amazon | B&H | Adorama

  • 马小路Marsace MC-02大力夹:城市旅行必备的配件了,特别是纽约香港这种街边栏杆很多的地方,不方便支三脚架的地方就用得上它了,很遗憾在北美市场很难买到。 京东

  • Mindshift Backlight 18L双肩摄影包:刚好可以放下目前所有的设备,也是我可以徒步大半天没有太大负担的容量了,质量超级的好,细节设计很到位,冲着终身售后服务去的,目前体验都很好。Amazon | B&H

视频VLOG设备

  • 尼康Z30: 室内视频拍摄和产品拍摄,简单的功能让它的续航和散热都保持的很好,是理想的拍摄中长视频的好选择,搭配我已有的全画幅镜头群,在预算上得到了很好的控制,体积上也非常小巧,外出携带负重没有负担。Amazon | B&H

  • 大疆DJI Mic 2无线麦克风:两个发射器,同时实现Action直连以及相机用,电池盒可以充电,续航超级的强。Amazon | B&H | 京东

  • Sennheiser MKE 200机顶麦克风:一直用罗德RODE,看上这个麦克风好久,就是因为体积真的太小了,带起来方便。Amazon | B&H

  • Kase卡色金刚狼1.5-5档Mist VND可调减光滤镜:专门用来拍视频的,搭配转接环安装在不同镜头前,户外拍视频必不可少。 B&H京东

    - 运动相机

  • 大疆DJI Action 5 Pro: 目前我主用它来拍摄室外的视频素材,记录旅行的所见所闻,体积小不容易引起注意,防水性能让它无视雨雪等恶劣天气,用起来比较的皮实,不像Pocket那么娇气,需要过分保护云台部分,Action携带起来更方便,随时揣兜里就能走,开机关机速度都要更快。作为行车记录拍摄时,防抖效果要比Pocket对微颤的增稳效果十分明显。5 Pro在暗光环境明显比4的效果要清晰太多,值得升级。 Amazon | B&H | 京东

  • 泰迅TELESIN滤镜组合:这套滤镜从4用到了5,不需要拆掉原有镜片,直接把滤镜套在上面就可以直接使用,非常的方便,效果很棒。 Amazon | B&H | 京东

  • 斯莫格Smallrig Action兔笼:我本身对兔笼是抗拒的,最终选来选去还是买了,它不仅可以保护Action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底部的ARRI 1/4螺丝接口,连接魔术臂的时候比较稳,不会转动,而且直接拧到自拍杆三脚架上就能用,无需磁吸底座,缩小体积,以及不用拆掉框架就可以打开电池仓门。 Amazon | B&H京东

  • 铁头TILTA自拍杆三脚架:这是我购买的第三个自拍杆三脚架了,它是第一个三脚架腿展开直接就能用的,不像PGYTECH那样需要把中轴顶上去才行,这下可就方便了,实际重量很轻,18厘米的长度携带起来很方便,还附带一个ARRI接口,另外白色很诱人啊。 Amazon | B&H | 京东

  • PGYTECH CapLock Action Camera Neck Mount挂脖:第一人称视角必备,拍演示视频的时候我发现超级好用,让大家可以从我的视角看到现场的效果,但是冬天穿很厚的大衣就不太好用了,长度不可调节。 Amazon | B&H | 京东

  • SNAP Mounts磁吸底座:可以吸在各种金属表面,也可以吸在衣服上代替挂脖,但冬天太厚的衣服不行,我主要用来吸在车顶拍行车记录用,还特地买了硅胶套,不会划伤车漆,磁铁吸力很大,行驶中很稳定,主要是旅行携带非常方便,要比任何吸盘底座小的多。 Amazon

    - 背包和收纳

  • Shimoda Designs Accessory Case配件收纳包:我买的是Medium中号,装一些运动相机和视频录制设备配件刚好,很适合旅行放在行李箱里。 Amazon | B&H

  • Mindshift Photocross 10斜挎包:在城市间游走,和乡野间有着很大的差别,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包不能随时放在地上取设备,像街道这样拥挤繁忙的场地一是没有空间,二是放地上也挺脏的,我发现斜挎包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,前提是不能带太多的设备,单肩包的背负不是那么舒服。旧款包前面印的是Mindshift, 2025年新版本前面就改印Think Tank了,看来Think Tank有意撤回原有附属品牌Mindshift,改用统一的品牌识别了。 Amazon | B&H

后期处理设备

XT3S6013.jpg
  • Apple Studio M2 Max: 这一次买了顶配,希望能用的更久一点,处理速度肉眼可见的快,是iMac速度的5倍以上,新版本的AE和Final Cut终于不再卡了,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流畅的8K 444视频素材,是今年为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投资 B&H

  • BenQ SW270C摄影师版显示器:搭配Studio使用,快速切换Adobe RGB和sRGB模式进行后期,以及黑白模式看效果 AmazonB&H

  • Tourbox Elite Plus控制器:通过控制器的按键和旋钮,让重复的操作变得更简化快捷,新款Elite变成了无线操作,简直太方便了 Amazon | B&H | Adorama

  • Wacom Intuos Pro Creative Pen Tablet手写板(小号):无论是仿制印章工具还是重组曝光的画笔涂抹,手写板都要比鼠标好用太多了,对于摄影后期来说笔触的敏感程度并不是很高,小号尺寸已经足够使用,价格也会更划算 Amazon | B&H | Adorama

  • Samsung T7 2TB固态硬盘:储存视频文件,带盘剪辑速度快,旅行携带小巧轻便 B&H | Amazon

  • Samsung T7 Shield 4TB固态硬盘:存储所有拍摄的文件,直连M2 Max进行后期调色,旅行携带防水防摔 B&H | Amazon

  • LaCie 5TB USB-C 3.2 Gen 1硬盘:日常拍摄所有文件的备份,旅行的时候也会带,这样让所有文档都保持有至少2份备份,满了才删 B&H | Amazon

  • Seagate IronWolf 7200 rpm SATA III 3.5“硬盘:配合DAS系统打造双硬盘备份系统,目前12TB的硬盘性价比最高,做了RAID1进行双盘自动备份,之前用软件控制做RAID1一直不成功,今年换盘之际试了试硬件控制,成功了,缺点是在备份的时候有点吵,嘎啦嘎啦的 Amazon | B&H | Adorama

  • G-Technology 4TB G-DRIVE USB G1 USB 3.0:目前有两个,用来保存常用文档和资料,另一个是所有作品的备份整理 Amazon | B&H | Adorama

  • ProGrade Digital CFexpress Type B & UHS-II SDXC读卡器:买了ProGrade的卡感觉不错,就买了它家的读卡器,读取速度超快 AmazonB&H

 往年的设备回顾

每年多多少少都会换点设备,淘汰一些不常用且不好用的,换一些高效率轻便的,也会随着拍摄方向的改变而调整设备的配比。

关于富士和尼康:也许您关注到我是因为富士相机,是的,2018年9月我背弃了使用了超过十年的佳能相机,购买了第一台富士X-T3,它让我重拾对摄影的热爱,小巧轻便的机身,让我没有了拿单反干活的感觉。2019年底开始做自媒体,X-T3刚好可以同时兼顾照片和视频的拍摄,2020年7月遇到超级折扣购买了第二台X-T3,实现双机拍摄。为了追求更高的城市风光画质,同时也是因为一台X-T3出现了像素坏点无法修复,2021年9月我购买了富士中画幅GFX50s II,让我感受到了中画幅和APS-C之间的差距。之后随着拍摄题材和风格的改变,我对超长焦和超广角镜头的渴求越发强烈,中画幅无论在体积重量和镜头组的选择上已经不再适合。在2022年11月首次尝试购买了尼康D850,使用之后好感倍增,于是彻底下定决心舍弃富士转入尼康Z系列。由于F卡口的长焦选择仍然不是很理想,于2023年10月购买了一台二手尼康Z7,搭配尼康Z100-400mm相当的完美,2025年7月全面改用尼康Z7ii,截止至目前使用的非常满意,接下来的几年将会使用尼康相机进行创作。2025年10月机缘巧合买到了一直都想拥有的富士X100vi,无论是旅行记录和轻装出行,还是作为Z7ii的备机都非常的完美。

2024年我使用的设备

重新寻找方向,确定尼康是很好的工作合作伙伴,继续投资一些尼康设备,主要在F卡口上更换掉了原有的16-35mm,改用两个高质量的定焦镜头。其他设备和2023年相比没有很大变化,购买了两套比较轻便偏向旅行的设备,26mm饼干头和28-400。

2023年我使用的设备

2023年是减负的一年,主要是对视频设备的大面积减幅,舍弃了无反相机改用运动相机拍摄。主拍照的机器也尽量做到精准到具体使用需求,背包减负的同时,实现精神减负。彻底放弃了焦段不够的中画幅,改用全画幅。

2022年我使用的设备

根据需求换掉了一些不常用和不好用的设备,放弃了无人机,因为搞驾照太麻烦了,再加上太多景点都限制飞行,以我的情况使用率非常低。中画幅是这一年主要生产力工具,画质可靠,缺点仍然是比较的重,但高感光度效果没有期待中要好,缺乏长焦镜头。今年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提升频道内的视频质量,想要兼顾画质和便携真的很难。滤镜系统采用方片与圆形双修,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了旅行需求。

2021年我使用的设备

年底购买了中画幅,严肃摄影的装备开始变多,开始主拍延时摄影的一年。疫情开始缓和,外出拍摄的机会变多,也是设备结构重组的一年,添置新设备较多,对航拍和视频拍摄做了更多尝试。我一般是先买新设备,再筛选不用好用的卖掉,所以新老交替的阶段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
2020年我使用的设备

年底遇到打折买了第二台富士X-T3,为了在每次出行拍摄时能够拍出更多不同视角的素材,提高工作效率,但这也会让设备变得更复杂,背包负重变大。户外vlog改用了大疆Pocket,比运动相机好用太多,主要是行走时的防抖效果要更好了,而且还很小巧方便携带。

2019年我使用的设备

从佳能转富士的第一年,主要拍摄纪录类和城市风光摄影,以图片为主,长曝光摄影拍的非常的多,所以把一套滤镜都给配上了。开始做自媒体视频频道,尝试购买了收声设备,但过于复杂和体积大,很多时间懒得带出门,运动相机用来记录户外vlog,日光下拍摄效果还算满意,室内和夜晚不太行。